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发达和房子在家庭中愈渐重要的位置,让小产权房这样一个高房价下的怪胎,逐渐在房产市场站住了脚,并拥有了一定地位。然而,小产权房另辟蹊径,以价格低廉吸引购房者,享受众多追捧和热销,解决不少购房困难户的住房梦,一定程度上抑制商品房不断上涨的房价的同时,也给房产市场和城市规划带来了一定的副作用,性质上无法遮掩的劣势逐渐曝光了出来。加上小产权本身存在的不合法,多年来,国家政策开始缓缓启动,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小产权房的最终走向,以及未来国家对于小产权房会有的态度和解决政策。
首先,我们说,小产权房能够走到今天的地位,是社会民众和房产市场的共同选择。一方面,小产权房虽然是大众被攀升速度逐渐失控的商品房房价逼迫下的“无奈”选择,但不可否认的是,是小产权房,给了打工人口安居的信心,乐业的基础,给了本地居民资金有限下可供房屋的又一选择。是这时的小产权房的诞生,给了大众实现“住房梦”的可能,侧面安抚了焦躁的民心。另一方面来说,经济水平的上升加上房源数量的有限,直接间接地催促了商品房房价的失控上涨,加上炒房团的趁热打铁,无疑是给此时的房产市场雪上加霜,泡沫化初现端倪,更是不可控制地朝着扭曲化的方向开始发展,小产权房的出现,转移分担了商品房身上的众多目光,减轻了竞争和购房压力,短时间内抑制了商品房房价的继续上浮。
但同时,小产权房建造于集体土地之上带来的产权缺失和购房风险,以及近年来更多开发商售楼部的疯狂建造和出售,已经开始危及国家耕地红线,影响城市建设,也变相扭曲了房产市场的正确走向。最重要的是,小产权房本身存在的不合法,决定了其不可能长久繁衍。
因此,不论是基于哪一角度的考虑,完全的肯定或否定都是不客观的,不理智的,我国政府也在近年来的逐渐实践摸索中,有了大致的方向-从19年年初两会中的意见提出,和深圳等一线城市中初步政策的实施都可以看出,“严禁新建小产权,打击违建小产权,合法化正规小产权”,是我国目前对小产权房采取的主要态度和解决方案。
所以,杜绝新建违建小产权房,减少小产权房数量的同时,逐渐承认已存在的小产权房并将其合理化、纳入房产市场的管理中去,是“小产权房最终会怎样”问题的最佳答案和最大可能。这样的解决态度既避免了盲目全部拆除小产权房可能带来的巨大危险性和波动性,也郑重表明了小产权房再建的不可能性和不切实际,是处置小产权房最温和也最有效的方法。